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诗人

文彦博

简介

生平资料

文彦博简介 文彦博,生于宋真宗景德三年(1006年),卒于宋哲宗绍圣四年(1097年),字宽夫,号伊叟,汾州介休(今属山西)人,北宋时期政治家、书法家。他历仕仁、英、神、哲四帝,出将入相,有五十年之久。任职期间,秉公执法,世人尊称为贤相。曾成功地抵御了西夏的入侵。宰相期间,大胆提出裁军八万之主张,为精兵简政,减轻人民负担。晚年皈依佛法。 简介  文彦博的祖先源于春秋时期齐国陈公子完,卒谥“敬仲”,后世以谥为氏;五代时,曾  文彦博画像祖父文崇远为避后晋高祖石敬瑭讳,改其氏为“文”;后汉高祖刘知远又复其旧氏“敬”;北宋太宗时,以避宋翼祖赵敬庙讳,又改为“文”。 文彦博世祖数辈受封荫,曾祖父文崇远为燕国公,祖父文锐为周国公,父文洎为魏国公。彦博有八子卅九孙,数人入朝为官,皆历要官。二子出仕江西,荣极一时。忠烈贤相  宣化上人讲述于1987年6月19日
  那么今天讲宋朝名臣文彦博老居士,他做过丞相,大将军。他才真  文彦博半身像是一个非凡的人,文彦博──“彦”字当“好”字讲,聪明好学的意思;“博”就是博学多闻,学得很多。他的字叫“宽夫”,就是宽宏大量的一个人。所以他学问很广博,为人又宽大,又聪明。
  他是北宋山西介休人,相貌生得很圆满,仪容俊朗;俊朗就是很有光辉的样子。为什么他有光辉呢?因为他这个人没有阴谋,所以很俊朗。并且他对人和蔼可亲,不是很冷,也不是很热,人人见到他都有一种亲切感,不是俨然不可侵犯的样子。他为人也是很公平正直,又光明磊落;光明就是没有隐私,磊落就是很正直。他“忠心耿耿”,这并不是耿耿于怀的意思,而是说他又忠又直。 
  他历任仁宗、英宗、神宗、哲宗四朝,在朝廷上他是很公正的,大公无私,和谁也不结党,不循私;那么他是不是尽看别人的党私不对呢?也不是。他对人人都有缘,所以做宰相做了五十多年,出将入相,名震四夷,世人称为贤相,受封为潞国公。
  文彦博晚年信佛,选择净土法门,栖心安养,专门念佛,无论早晚和行住坐卧之间,不曾有稍微的懈怠。他曾经发愿说:
  愿我常精进 勤修一切善 愿我了心宗 广度诸含识
  他说愿我常常精进,不懒惰,“勤修一切善”,就是对人有利益的事情就去做。凡是利人的事情就是善,损人的事情就是恶;“一切善”就是“毋以善小而不为,毋以恶小而为之”,也就是再小的善,他也不放过机会去做,即使是再小的恶,他也不做。“愿我了心宗”:愿我明白心的妙处;心宗也就是现在所谓的心理学,了解人、物以及一切含灵、一切众生,各有各的性质,各有各的行为,各有各的思想。明白这个了,就能广度诸含识。所以“了心宗”就是明白一切众生的心理学。
  因为他修念佛法门,所以成立一个净土会,大众一起念佛。那么方才有人说这个净土会就是居士会,这不是居士会,这净土会是出家人、在家人都包括了;莲社也是出家人、在家人都有的,并不是单单在家人在那儿念佛,出家人就不可以参加的。净土会、莲社,和居士林是不同的;凡是莲社,好像庐山远公大师所提倡的莲社,是僧俗都有,甚至于四众弟子都有。并不是像现在成立一个居士会,就单单居士参加,没有出家人。若把净土会或莲社讲成居士林,那就不合乎法了。
  那么文彦博居在京城,和净严法师集合十万人,举行净土法会。当时的士大夫大多因此而受到化度,盛况空前,古今无二。他修净土法门,专门念佛。
  净土法门人人可修,所谓:
  但行不学,十修九到;若学不行,十无一到;行学两全,十修十到;不行不学,万无一到。
  “但行不学,十修九到”,你要是专门实行,不贪多,不会学学这个,又学学那个,而是去多行,则十个人当中有九个人能到。“若学不行,十无一到”,若只注重博学多闻,而不去实行,十个人当中没有一个人能到。要是“行学两全,十修十到”;要是“不行不学,万无一到”,又不学习又不修行,就没有人可以生到极乐世界。所以修行要注重躬行实践,若不躬行实践,懂得再多也没有用。大家应该知道这一点,这是很要紧的。 哲宗皇帝十岁的时候,受业于程伊川。程伊川就是程子,在宋朝有点小名气;他有点装模作样,像一个老学究的样子,行路都要走四方步,礼仪三百,威仪三千,很讲究礼法。因此哲宗虽然是皇帝,对老师也有一种敬畏之心。那文彦博呢?当时他年纪已经有九十岁,对皇帝仍然必恭必敬,丝毫不茍,不会马马虎虎,倚老卖老地说:“我要休息休息,我要坐一坐。”没有这样。 因为他忠心耿耿,所以对皇帝不敢有丝毫懈怠,甚至只要有皇帝在,他终日常常站着。这意思并不是说程伊川怎么样严,他就怎么样宽;而是说他尊敬国主──国家的君主,不像一般人上无天子,下无臣,那么目中无人。所以他虽然年纪老,还是守臣子的礼序。殿考进士的时候,皇帝主考,他是副考官,在旁帮助皇帝。因为皇帝坐着的时候,他就不坐,哲宗就对他说:“太师,你年纪这么大了,请你坐一坐,休息休息。”他仍然不就坐。 他着有《潞公集》,活到九十二岁,大约是无疾而终。死后皇帝赐谥号,这个谥号由文武百官共同商量,于是用“忠烈”两个字,代表来他一生的功业。
  以下八句,是用来形容他的德行──
  赞曰
  仪态修伟,行为谦恭:他的仪态很高大,很雄伟,那行为呢?很谦恭的,不是不近人情的样子。就像一般人赞叹孔子:“望之俨然,即之也温,听其言也厉。”文彦博有圣人的德行,所以行  文彦博像为谦恭。
  纯忠纯正,允武允文:他的忠心是一点夹杂也没有的,有正直无私这种很精纯的忠心。他也颇有武略,“允”字即“信”的意思,也就是说,信他真有了武略,又信他真有了文才;所谓“文可安邦,武能定国”,允武允文。
  功盖天地,德被蒸民:他的功劳超过天地,因为他的所做所为没有什么不圆满的地方。蒸是众多的意思,“蒸民”即老百姓。他的德行能加诸到老百姓身上,灌输到老百姓心里。
  古今无有,不亚圣人:你推察推察古往今来的丞相,能这样允文允武、纯忠纯正的,是很少的。他真是有圣人的德行,不亚于圣人,和圣人差不多。
  又说偈曰
  乘愿再来化娑婆:他不是偶然来的,他是要来救众生的,所以他是乘着往昔的愿力,本着菩萨心肠而来的。来到这儿做什么呢?他要来教化娑婆世界的人,令娑婆众生明白佛法,令这堪忍世界的众生都得度。
  岂畏艰苦与折磨:因为他是乘愿再来的,所以不畏艰苦。难道他来的时候,不知道娑婆世界众生难度吗?他知道!你教众生善法,众生不容易接受;你若教他恶法,他不学而通,不学而能,所以是很难度的。这是艰苦的任务,也是很不容易做的工作,里头有种种的逆缘,所以种种的折磨,种种的逆境都会碰到的。但是他不怕,因为他来的时候,就已经有心理的准备,不怕这一些问题。因为这样,所以他脚步站得稳,思想很纯洁的。所以他就能──
  治国安邦平天下:他用他的才干治国安邦,把天下治理得很太平。
  修身齐家度邪魔:他能修身,修身一定要先正心;他又能齐家,把家庭管理好。然后就把邪魔外道、牛鬼蛇神、魑魅魍魉,都度来信佛、念佛、修持佛法。
  造福人群利万物:他以他的德行造福人群,利益万物。
  栖心净业念弥陀:他在晚年的时候,专心行持佛法。因为他觉得用别的法门来不及了,所以栖心净业,成立净土会,影响大家来念佛。当时参加这个盛会的人,多数是达官贵人,包括已退休、未退休的士大夫,盛况空前。以他的影响力,感化很多人,大家想:“老丞相都念佛了,我们更应该学习佛法。”所以大家都念阿弥陀佛,当时他的影响力就有这么大。
  九十高龄归来去:他九十二岁高龄时,就要归去极乐世界了。因为他是有来历的,大概是从那个地方来的,所以现在又回到那个地方去。
  莲花朵朵蜜多罗:因为他影响很多人都念佛求生净土,所以极乐世界里的莲花一定开的很多,大家都一起同登彼岸,皆共成佛道。生平  文彦博生于1006年九月二十九日(10月23日),死于1097年6月16日少年时期与张升(后官至参知政事枢密使)、高若纳(后官至参知政事)从颍昌史(火召)学习经术,天圣五年(1027年)进士及第,先后任翼城知县、绛州通判、监察御史、殿中侍御史。家族  先祖本姓敬,为避后晋高祖石敬瑭之讳,取“敬”反文旁改姓文。后晋亡后,复姓敬,至北宋立国避翼祖(赵敬)庙讳又改姓为“文”。
  其曾祖父与尚为河东节度使的石敬瑭有“丰沛之旧”,实为其幕僚。天福初,石敬瑭与唐末帝争夺政权,遣使向契丹求援,在辽太宗的鼎力协助下,石敬瑭被立为皇帝,但其曾祖父并未因此而飞黄腾达,“虽幄中之助居多,而绵上之盖薄方。”仅授代州崞县令,后稍迁至并州太谷县令,以岚州录事参军终结其官宦生涯。果断处理事情  文彦博遇事沉着、冷静,处理事情也非常果断,且多为国家社稷着想。当时西部边境有军事行动,常有将官临阵先退、望敌不进的情况发生。文彦博上奏朝廷云;“此事于太平年间尚属无妨,  宋仁宗若遇战乱年代,何所济之?平时将权不专、兵法不峻耳。”宋仁宗采用了他的意见。文彦博曾与枢密使庞籍讨论淘汰冗兵减省冗费事,朝中大臣多认为此法不容易行得通,因为朝廷过去害怕在灾荒年间发生灾民暴动,便在灾区大规模征兵,以减其势;分若减省冗兵,恐怕所减之人聚为盗贼,危害社会安定。仁宗也迟疑不决,文彦博决然地说,“分公私困竭,冗兵是其原因之一,若汰兵有事发生,臣请为国而死!”朝廷接纳了文彦博的意见,如其言,没有任何事情发生。
  文彦博以直使馆任河东转运副使,河东路所管辖的麟州,与西夏相邻,运饷道路迂回绕远且难走,在银城河外有唐朝时所修故道,废已久无人治理。文彦博上任,亲自带人修复故道,使运饷路途近而好走,在麟州城里积聚很多粮草,西夏元昊率军来进攻,看到有准备,遂撤去。平息王则起义  庆历七年(1047年),文彦博任枢密副使。十一月,贝州王则起义,八年春正月,朝廷任命文彦博宣抚河北,去平息王则起义。文彦博至贝州城下,一面让官军猛攻北城,另一方面在南城挖地道,直通城里。闰正月,官军攻入城中,王则被捕,起义被平息。文彦博以功升同中书门下平章事、集贤院大学士。
  皇祐元年(1049年)八月,文彦博为昭文馆大学土,三年,因御史唐介揭发文彦博曾送蜀锦给张贵妃,十月,被罢官。至和二年(1055年)六月,文彦博再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、昭文馆大学土。以后,又去河南府、大名府、太原府等地做地方官。英宗时,文彦博任枢密使。神宗即位,王安石开始变法,文彦博与王安石所持论有异,对其中市易、青苗诸法伤民弊端多所论及,因反对变法,文彦博被改任地方官,后以大师致仕。哲宗元祐元年(1086年)四月,经司马光推荐,文彦博出任平章军国重事,五年,以太师充护国军、山南西道节度等使复致仕。绍至四年(1097年),章淳秉政,云文彦博与司马光曾反对王安石变法,降为太子太保,也就在这一年,文彦博去世,时年92岁。宋徽宗崇宁(1102——1106年)间,蔡京为右相,将文彦博、吕公著、司马光等人称为“元佑党人”,刻元佑党人碑,禁止元佑学术。至北宋末南宋初,文彦博才又被追复太师,谥忠烈。著书写诗工书法  文彦博著有《大飨明堂纪要》二卷、《药准》一卷,已佚,今存《文潞公集》40卷,收入《山右丛书》中。文彦博也爱写诗、词,但所留甚少,且多与政治有关,如《双泉》云:“长剑并弹霜气豪,白虹半折秋云高。濯缨洗耳更何处,世人回看轻鸿毛。”又如《题榆次县鼓楼》:“置向谯楼一任挝,挝多挝少不知他。如今幸有黄(纟由)被,努出头来放早衙。”文彦博工书法,黄庭坚云“潞公书极似苏灵芝公”“今观《到洛为儿子赴许昌》帖,笔执清劲,真不愧古人!”历史评价  文彦博历仁、英、神、哲四朝,任将相50年,执政于国家承平之时,史称:“公忠直亮,临事果断,皆有大臣之风,至和以来,共定大计,功成退居,朝野倚重。”文彦博于辅助朝政,平雪冤狱,处处为百姓着想,虽多所建树,但文彦博为维护封建统治,也参与了镇压农民起义的行动。总体说来,文彦博在北宋王朝中期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中,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。与包拯的友谊同榜高中及第  据他二人《宋史》本传记载,他俩都在天圣五年(一○二七年)考中进士,名  相关书籍列前茅。
  主考官刘筠,曾任庐州太守,对年轻的包拯颇为赏识,言传身教,期承衣钵。他曾三次主管考试,这是最后一次。他认为开科取士,主要是选拔经世治国的政治人才,不是物色一些文人雅士,因而把传统的以诗赋为主、策论为次的评分比例颠倒。所以这一次登榜的韩琦、文彦博、包拯、赵概、吴奎、陈旭等,日后都成了有作为的政治家,都曾位至权要,执掌国命。著名的「嘉佑盛世」,就是以他们为中坚所缔造的。 包拯进士及第后,辞官居家养亲十年,当他首任天长县令时,文彦博等已青云直上、身居高位了。政治风波  庆历三年(一○四三年),韩琦辅助范仲淹推行「庆历新政」,而包拯才由端州调进御史台任监察御史。皇佑二年(一○五○年),文彦博、宋庠为相,包拯由陕西再度调回朝廷,在谏院任职。谏院和御史台合称「台谏」,其成员由皇帝直接选拔和任命,不由宰执推荐,他们也不得进入「二府」活动。从职责上看,包拯与文彦博应该保持距离,有一定的对抗性和制约作用。 这时候,宋仁宗正宠幸张贵妃,为取得她的欢心,一次授予她的伯父和养父三司使张尧佐宣徽使、淮康节度使 、景灵宫使、同群牧制置使四项要职,朝野上下无不震惊,因而引发出一场政治风波。包拯率先上章谏阻,弹劾张尧佐无功食禄,窃居高位,不知羞耻,同时批评宰相曲意阿循,使皇上做了「私昵后宫」的错事。这里说的宰相,实际上就是指文彦博、宋庠。包拯一马当先,谏官吴奎、陈旭、御史中丞王举正、御史张择行、唐介也纷纷慷慨陈词,竭力劝阻。在辩论时,包拯“音吐激愤,唾溅帝面”(朱弁《曲洧旧闻》卷一)。张贵妃见势不妙,连忙告知张尧佐,主动辞去宣徽使、景灵宫使。宋仁宗的困境得以解除,还落个乐闻直谏的美名。台谏官员感到抗争  包拯墓取得了重大胜利,张尧佐也给人留下自愿退让的好印象。 过了八个月,张尧佐再次被擢升宣徽使,离开朝廷,调往河阳。包拯、吴奎明知圣心难移,并没有坚决反对。唐介仍然凌厉进攻,更把矛头指向文彦博,说他当益州(成都)太守时,用金丝间织的「灯笼锦」献给张贵妃,才进入「二府」;平定贝州动乱,生擒贼酋王则,当了宰相,是占了前帅明镐的功劳。又说吴奎交结文彦博,互张声势等等。特别是说「文彦博因贵妃而得执政」的话,等于宣告宋仁宗爱听「枕头状」和「牝鸡司晨」,宋仁宗自然龙颜震怒,当即把唐介逐出朝廷,贬往英州(今广东英德县)。同时文彦博也离开相位,出知许州,谏官吴奎调往密州,以息事宁人,所以结果是两败俱伤。
  做为谏院领导人的包拯见吴奎调出,削弱了谏院力量,便奏请挽留吴奎,同时指责唐介「轻妄之词,诬罔天听」。宋仁宗看了却说:「介昨言奎、拯皆阴结文彦博,今观此奏,则非诬也。」(《续资治通鉴长编》)坚持调走吴奎。包拯情不自安,连续写了七份报告要求调到外地,表明自己心迹。宋仁宗以他在谏院供职不到两年为由,没有批准。从这次风波中可以看出包拯、文彦博、吴奎三人关系确实不错,但并不像唐介所说的「阴结」,而是「阳结」。因包拯早就向宋仁宗说过,谏官御史「不之二府」的传统做法有「疑下」之嫌,不如开诚布公、「不避二府」、团结报国为好。深厚友谊  文彦博着的《潞公集》里,有〈寄友人包兼济拯〉的律诗一首:
  缔交何止号如龙,发箧畴年绛帐同。
  方领聚游多雅致,幅巾佳论有清风。
  名高阙里二三子,学继台城百六公。①
  别后愈知昆气大,可能持久在江东。②
  (原注:①「每策事则生之条疏常多」,②生意诗有「枕戈待旦」之句)
  这首诗的字里行间,充满了他俩深厚的友谊。他俩同过学,一同游山玩水,谈古论今,风流倜傥,岁月峥嵘。包拯学识渊博,能言善辩,为时人所仰慕。包拯字希仁,小说中说他字「希文」,无人知有「兼济」之名,诗题用「兼济」二字,足见相知之深。原诗没有注明写作时间,笔者从诗的末句中,揭示出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。至和二年(一○五五年),包拯因保举不当,承担责任,官降一级,由淮南路的大州庐州(今安徽省会合肥市),贬到江东路的偏僻小郡池州(今安徽贵池市),心情自然不快。这时,文彦博再度为相,朝廷上发生一件大事,宋仁宗忽然患了神经性疾病,精神恍惚,不能理政。文彦博忧心忡忡,藉祈祷名义阻官员进入宫中,以防有变。>
  消息传到池州,包拯十分焦虑。池州山涧石缝间生长一种名贵中药石菖蒲,治疗昏厥、癫痫、惊风等神经性疾病有特效。包拯特制一银盒,专人送往京师。宋仁宗病愈后,深为感动,下了一道诏书褒奖与答谢包拯。诏书是欧阳修撰的稿:「汝识远言忠,身外心内,乃因时物,来效贡仪,深体诚勤,益增叹尚。」(《欧阳文忠公文集》)接着京师洪水泛滥,欧阳修上了〈再论水灾状〉的奏本,指出水灾之兴,是由于贤士屈在下位。他列举了包拯、张瓖、吕公着、王安石等四人,赞誉包拯「清节美行,着自贫贱;谠言正论,闻于朝廷;自列侍从,良多补益」,要求皇帝重用他们。 身为宰相的文彦博,对于包拯献药,仁宗答谢,欧阳修荐贤,当然历历在目。看来也在这个时候,包拯给文彦博写过一首诗,引用东晋爱国将领刘琨「枕戈待旦」之语,表达自己热心报国的情怀,文彦博自然心领神会。他是高层人事变更的重要决策人之一,无论公谊私交,都不得不考虑包拯的任用问题。但这属于上层机密,不宜向包拯明言,所以采用答诗的形式,含蓄而艺术地回答:「可能持久在江东?」潜台词是,耐心等着吧,像你这样有才干、胸怀大志的人,是不会长期滞留在江东的。果然,包拯在池州只待了八个月,便升调到江东路的政治中心江宁府(今南京市)。在江宁府才一百二十天,短暂的过渡一下,便回到开封府的大堂,与文彦博再次同朝 。戏曲里说包拯有个大靠山皇太后,那是不真实的,真实的靠山是文彦博。有的戏曲里虚构一个宰相王延龄,处处支持包拯,颇有点像文彦博的影子。>撰文追忆  嘉佑三年(一○五八年),文彦博出判河南,包拯升任御史中丞,他俩第二次分手,也是最后一次分手。再过四年,包拯便与世长辞了。元佑三年(一○八八年),十月二十七日,年逾八旬,第四次为相的文彦博写了〈举包绶〉一文,收在《潞公集》里。包绶乳名包綖,包拯病故时,他才五岁,宋仁宗吊唁时发现,惨怆良久,当即赐给包绶一个太常寺太祝的官衔,如今已三十一岁了。文彦博说:「故枢密副使包拯,身备忠孝,秉节清劲,直道立朝,中外严惮,先帝以其德望之重,擢为辅臣,未竟其才,不久薨谢。」「(包绶)能世其家,恬静自守,不苟求进」。「包拯之后,惟绶一身,孤立不倚」。文彦博对包绶的关心,正是对故交的缅怀与尽责。历史与小说的巧合  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,以文彦博平定王则的故事为背景,创作了二十回本的长篇小说《平妖传》,后来冯梦龙又改为四十回本。历史上文彦博平王则那年,包拯正任陕西转运使,与此事没有瓜葛。但两种《平妖传》都写包拯时任开封府尹,与文彦博关系密切,有一本还说是包拯推荐文彦博当领兵元帅。把十年后的官位,拉到十年前的事件中去,是小说家常用的虚构手法,但是把包拯与文彦博在文学作品里拉在一起,既是首创的,也是唯一的。在这一点上,小说与历史却是非常的巧合,令人想象到宋、元之间,也许有着包、文两家的故事流传。 
  以上所述的历史记载、诗词往返、奏章保举、小说塑造,都只能反映两人工作关系,配合默契。私人情谊,过从甚密,怎么也透露不出他俩还是儿女亲家。直到一九七三年,合肥发掘包拯家族墓群,出土了包拯及其夫人董氏、长媳崔氏、次子包绶、次媳文氏、长孙包永年等六人墓志,才揭示出包、文两家姻眷关系的全部秘密。>东床佳婿  在包拯墓志里有两位姓文的人:文 和文勋。墓志写明包拯的小女儿嫁给国子监主簿文 。包拯去世,包绶幼小,朝廷调任文 为庐州保信军节度推官,护送包拯灵柩和家小由开封返回庐州合肥,于次年八月四日安葬。包拯墓志盖的十六个篆字,是文勋写的,落款是「甥、将仕郎、守温州瑞安县令文勋篆盖」。「甥」显然是晚辈至亲,但文勋、文 与文彦博有甚么关系却没有交代。 包夫人董氏比包拯晚六年去世,文 已升任常州团练判官,是他派人请广州知州张田给董氏墓志撰稿。董氏墓志盖也是文勋篆写的,落款为「外生、将仕郎、守海州怀仁县令」。「外生」与「甥」,称谓相同,他俩与文彦博的关系,仍不  包拯明朗,谁也不会联想到文彦博。崔氏墓志有了新的进展。她比包拯晚三十二年去世,她的墓志盖仍是文勋的篆字,文勋的现职是「承议郎、充福建路转运判官」。墓志的撰稿人钱勰,书写人为「朝奉郎、充集贤殿修撰、权管勾西京留司、御史台、骑都尉、赐紫金鱼袋文及甫书」。文彦博有八子,文及甫为第六子,成就最大,官至三品,所以他的名字写进文彦博的传里。文及甫的出现,人们才有把握地把包家与文彦博多少挂一点。 包绶墓志里有「再娶故相太师潞国公之女文氏」之句,所谓「故相太师潞国公」是文彦博的最高官衔,为「尊者讳」,称其官以代其名。它开门见山地道出了包绶是文彦博的东床佳婿。 文氏墓志写得更精采了:文氏墓志的发现  蓬莱县君文氏,世为河东汾州人,河东节度使守太师潞国公之女,今朝奉郎包公名 绶之夫人也。天圣初,夫人王父、赠尚书令兼中书令讳洎,与朝奉公王父、赠太保讳令 仪,同官阁中,时潞国公与皇舅枢密副使孝肃公讳拯、方业进士,相友甚厚。未几,同 登天圣五年甲科。逮嘉佑间,继以才猷,直至参知政事,而包氏、文氏仕契亦再世矣。 尝愿相与姻缔,故以夫人归焉。
  把包、文两家三代由交往到联姻的过程说得明明白白。包令仪、文洎的官衔是因包拯、文彦博显贵后追封的,生前官位并不高,包令仪只是七品的虞部员外郎。从「尝愿相与姻缔」之语分析,可以认定文 是文彦博的儿子,文氏许给包绶,是文彦博实践自己的诺言,对包拯的回报。从儿女年龄看,联姻应是嘉佑初年他俩第二次同朝时的事。这虽是我国「门当户对」的传统习俗,实际上也是一种政治联姻。文勋善画山水,工书法,篆书尤负盛名,苏轼、黄庭坚、米芾、李之仪对他都有很高的评价。 《米海岳书史》中写道:「文勋、字安国,官至太府寺丞。善山水,画西方变相,其作方界,略不抒思,善论难剧谈,篆字用笔,意在隶前,得汲冢、鲁壁、周鼓、泰山之妙。」包拯去世,他以县令给执政大臣篆写墓志盖,没有亲戚关系和篆书特长是不容易做到的。他篆写包拯、包夫人、崔氏三个人的墓志盖,时间跨度达三十八年,不是近亲,怎会如此热心不减当年?宋代起名,兄弟间喜用同一偏旁部首的字,如「苏轼、苏辙」,「宋郊、宋祁」,文 、文勋,墓志作文 、文勋均从「力」字,可能也是文彦博的儿子。此外,宋代还有认义子的习俗,文彦博在益州时,就曾认以画竹著称的文与可为义子。文彦博是政治世家,文勋虽然从政,但终以书画见长,也有可能是文彦博的义子。相关事件  文 护送包拯灵柩到合肥,营建了包拯墓,留在合肥工作。六年后,他的岳母包夫人董氏染病,他的妻子、董氏的小女儿与嫂嫂崔氏亲奉汤药,不离寝席,这时包绶才十一岁,董氏的丧事都是文 操办的,可见文 已定居合肥。古代崇尚几代同堂,他们两家人口都不多,说不定类似抬赘,吃着一口锅的茶饭哩!由于文 定居合肥,后来文氏嫁给包绶,来到合肥,同兄嫂住在一起,就不会感到陌生和孤寂了。 包绶去世后二十四年,金兵进入中原,占领开封,灭亡北宋,继续挥兵南下。一○二九年,夺取庐州,包家成为重点打击对象,包拯墓惨遭发掘,包氏住宅悉被焚毁。包、文两家子孙逃往何处?栖息何方?杳无音讯。从包绶夫妇墓志上看,可推断这时的当家人为包耆年、包景年。通婚第三代  一九七三年,我(程如峰,下同)参与清理包拯家族墓群,目睹包拯及其亲属十余人的遗骨出土。尊重包拯后裔的意见,我们一同把遗骨送往肥东县解集乡的大包村重新安葬。大包村位于龙山北麓,距古代著名的军事要塞岘口关仅一公里,距包拯诞生地包村有四公里。全村近七百人,一百四十户都姓包,有三、五户外姓也是包家的女婿。村头有座古老的包氏宗祠,它的奇特之处,是广为流传的「包家祠堂门朝北」。据说它面对北宋首都开封,寄托包拯后代光复故国的悲壮情思。 大包村附近有个叫文集的小镇,灵车来到这天,刚好逢集,镇上热热闹闹。包拯后裔尊敬祖先,买了很多爆竹燃放,赶集的人竞相观看,把灵车围得水泄不通,只好用放爆竹开道。
  这在「文革」时期是禁止的,所以弄得后来包拯遗骨没有葬身之地。走了几百公尺便到了大包村。文集,尚有几户姓文的人家。当我们谈到包拯与文彦博是亲家时,两姓没有一个人知道。询问他们有无家谱时,都说「有,被『扫四旧』扫光了」。
  后来,我在舒城山区发现一部《包氏宗谱》里面没有包拯与文彦博联姻的记载。我又在舒城县文化馆看到一部《文氏宗谱》,喜出望外,原来是汉武帝时,以「文翁治蜀」著称的文翁故里、舒城文家冲的家谱。文彦博是山西汾州介休县人,该谱也有他的名字,可是他的父辈与儿辈均不符史实,自然也没有与包家联姻的字样,不足为凭。查无实据,是否就排除了文集与大包村的渊源关系呢?不,大包村毫无疑问是包拯的后代,问题是文集的文家是否为文彦博之子文 的后代。为此,我特地从多人墓志分析,文 肯定是定居合肥,没有他迁。包、文两家通婚在第三代,第四代就遭遇金兵南下,他们之间的亲情依然浓厚。千载紧相依  在南宋时期,宋金以淮河为界。庐州,人称「边城」,金兵四次进入庐州。庐州城下,战火纷飞,长期的拉锯战,搞得「边城一片离索」。两家第四代子孙,抛去被毁灭的城中故居,相率回到包拯故里距城 四十公里的偏僻山区,逃避战乱,重新安家立业。双方住处仍密迩相连,村舍相望,不是很自然的吗?文彦博四次为相,八个儿子个个为官,在政治声势、经济实力和经营管理上,文家可能长期优于包家,因而住所形成集镇,名曰「文集」。某个时期文家衰落了,但「文集」之名相沿未改。大包村与文集的现状,清晰地表明了包、文两家一千年来由结合而紧密相依,世代友好。可是近十年来,国道穿过大包村,文集水泥路四通八达,楼房参差,包氏宗祠成为旅游景点,真是今非昔比了。

2015-06-02 00:00:00

  • 上一篇:张才翁
  • 下一篇:马成
  • 相关阅读